top of page

東里-西拉雅族文化

東里舊名「大庄」,早期平埔族從南部遷徙而來,是東部的西拉雅族主要聚居地。富里鄉東里村(大庄)內現仍保存一座西拉雅族人供奉祖神阿立祖的公廨(俗稱公『土界』),是東部地區碩果僅存的西拉雅族公廨。

公廨,是指供奉平埔族祖神「阿立祖(ALi)」,原為清代設於各平埔族部落內的土官辦公場所,也可做為青年集會及頭目長老議事的地方,後來逐漸變成族人供奉祖神所在,是東台灣碩果僅存的西拉雅文化遺產,已被花蓮縣政府、富里鄉公所列為地方歷史建築。相傳古代西拉雅族祖先搭船來台灣途中,遇到颱風,所幸阿立祖現身保護族人脫險,才平安抵達,因此平埔族便在農曆9月15日舉行「夜祭」,學童會穿上西拉雅族傳統服飾,在公廨廣場演出傳統的牽曲,婦女則展現3首傳統歌舞,由族中女祭司─尪姨帶領族人手牽著手用母語,齊聲吟唱對祖先及阿立祖的追思與尊敬,同時也祈求豐年。

現今,雖然富里漢化已有相當的程度了,但東里地區仍依例於每年農曆九月十五日舉行祭祖儀式,與傳統的大滿人(大武壠)「牽曲」活動。活動具有祈神、祭祖、慶豐收之多重意義。

傳統的大庄公廨在舉辦祭祖前夕,部落內的「頭人」必先發動族中男女,砍竹伐茅搭蓋竹造的公廨作為祭儀之所,俗稱「做公工」,其傳統至少已行之數百年。根據1724年黃叔璥【台海使槎錄】的記載,當中對公廨有以下的紀錄---『築土作基、大木為樑、剉竹結椽桷為蓋、眾擎而覆之、落成、全室歡飲』。

近年東里公廨雖已被花蓮縣政府列為「歷史建築」,不過因大庄公廨已由築土、木造,改成水泥磚造建築,文化意義不免有所減損;再加上傳統的大滿人牽戲活動,因社會型態改變而日漸式微,已使此一傳統面臨失傳,甚為可惜。

bottom of page